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——宁波大红鹰学院“翻转课堂”侧记

     日前,浙江省本科院校“翻转课堂”与混合式教学研讨会在宁波大红鹰学院举行。宁波大红鹰学院在研讨会上介绍了该校“翻转课堂”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。省高教学会教学管理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、教授楼程富评价道:“教师‘依学而教’,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组织者,学生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究者,大红鹰学院真正实现了个性化教学和因材施教。”

    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基,教学质量能否提高关键在课堂,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授课模式,积极为学生营造更为开放、自主的学习环境,推进课堂教学‘以教为主’向‘以学为主’转变。”该校副校长李羽说,“我校的‘翻转课堂’教学创新,不但得到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的充分肯定,还吸引了众多兄弟院校组团前来观摩取经。”
在该校的“翻转课堂”上,课前学生都有明确的学习任务,可以通过微视频、文档资料、互联网资源、教材、参考书,甚至实地考察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自主学习。课上,师生互动频繁、互动形式多样,如师班互动、师组互动、师个互动、组内互动、组间互动,课堂环节包括主题研讨、答疑、评价、成果展示、测验等,也可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。课后,注重学生学业评价过程化,平时作业、课堂研讨、阶段测试或成果展示、提问或答辩、作品汇报等都被作为评价内容。
    该校要求课内1/3以上学时用于开展课堂研讨、演示、项目实施等环节,学生课内外学习量达到1:3,有效推动了课堂教学由“以教为主”向“以学为主”转变。
为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,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性,该校不惜重金打造新型教室,在两个校区陆续建成符合“翻转课堂”教学需求的新型教室40余间,覆盖到各二级学院,其中包括自由组合式讨论教室、固定小组讨论式教室、录播教室和视频互动教室等四种类型,以及基于学科特点建设的国学体验教室、微教室、日式体验教室等。这些教室分别配备有中控电脑、投影仪、手写白板、电子白板,支持全自动课程录制、课程直播以及移动端、桌面端实时互联。
    这种色彩明快、设备先进的新型课堂受到了师生们的普遍欢迎。该校2014级广电专业学生沈晨露说:“‘翻转课堂’环境好,课桌可以自由变换,研讨起来方便分组。在这样的课堂里上课心情都会变好。”
    该校教务处副处长李继芳说:“课堂教学改革,关键在教师。”为促进教师参与“翻转课堂”改革的积极性,学校拨专款送教师到香港理工大学、台湾昆山科技大学等高校按需培训;邀请国内知名一流高校的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;定期召开“翻转课堂”教学改革研讨交流会,提升教师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水平;每学期选择课程资源建设基础好、教师改革积极性高、学生学习体验和评教好的课程进行专题立项,鼓励教师大胆改革尝试。
    李继芳介绍,早在2009年该校就引进了网络课程教学平台,大力推进网络课程建设。截至今年9月,该校建有校级网络课程460门,其中优秀网络课程62门,累计学生用户数近4万人。主动加入各类慕课联盟,先后引进尔雅网络通识课程和智慧树课程共142门次,近60名校内教师参与指导,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优质教学资源的不足。在此基础上,学校又选择了39门课程在翻转课堂改革示范区进行试点,52名教师参与改革,改革课程覆盖学校工、经、管、文、艺四个学科,参与学生达3000余人。
    首批实施“翻转课堂”教学改革的“高级英语”课程主讲教师朱凤梅说,通过与平行班的比较,采用“翻转课堂”的教学班级,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、合作学习能力等提升明显。
李晓蕾是“翻转课堂”改革中最先“翻起来”的年轻教师之一,她的“UML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”原本是一门生硬枯燥的专业课,实行“翻转课堂”后,虽然备课量大大增加,每次都要花时间制作课前让学生自学的教学视频,课堂组织也比原先要更花心思,但她认为这种模式非常有助于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。“‘翻转课堂’教学创新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,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,提升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,对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、合作学习能力、创新思维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。”
校长信箱 X 关闭窗口

ncyxz@nbufe.edu.cn


致亲爱的来信者:

  学校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家的支持和鼓励。校长信箱是倾听师生心声、检视工作不足、增进彼此了解的重要渠道,欢迎您把对学校各项工作、制度的意见或建议,对个人工作、学习或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通过写信的方式告诉我们,学校会尽力开展调查研究,虚心接受批评,采纳真知灼见,将您对学校的关注和爱意转化为改进各项工作的具体举措。

  祝您在未来的日子里不断收获成长,拥抱喜悦与幸福!